网站横幅图片
 上一页
下一页 

便利5G发展

在多段频带提供频谱

5G技术的推出为各行各业和智慧城市的应用带来巨大发展潜力,例如智能监测、遥距操作、远程医疗及智能运输。在香港,5G复盖无远弗届,流动用户可享用到高速、高容量、高可靠性、大规模连接和低时延通讯等显著改善的服务。

通讯办职员实地测试一家流动网络营办商的网络复盖,以核实该营办商是否符合关于提供5G网络及服务的牌照要求。

通讯办职员实地测试一家流动网络营办商的网络复盖,以核实该营办商是否符合关于提供5G网络及服务的牌照要求。

截至2023年3月,通讯局已在低、中、高频带(包括700兆赫、3.3吉赫、3.5吉赫、4.9吉赫,以及26吉赫及28吉赫)内指配共2 130兆赫的无线电频谱作公共流动电讯服务用途,包括提供5G服务。商用5G服务已于2020年4月1日在香港推出。截至2023年3月,香港5G复盖率已超过九成,在核心商业区的复盖率更达99%,涵盖市区主要地点及港铁全线。

• 提供更多5G频谱以满足营办商的需求

为满足5G的创新应用对速度、容量和复盖范围与日具增的需求,通讯办协助通讯局向市场供应更多不同频带的频谱。于2022年6月,通讯办协助通讯局按照2021年10月举行的拍卖结果,指配700兆赫频带内70兆赫的频谱予流动网络营办商。通讯办亦会协助通讯局,在6╱7吉赫频带腾出400兆赫频谱,以便在2025年年初适时向市场推出频谱。

装饰图片
• 落实重新指配2.5╱2.6吉赫频带内的频谱

待现有指配期于2024年3月届满后,2.5╱2.6吉赫频带内的90兆赫频谱将按照2021年10月举行的拍卖结果重新指配予三家流动网络营办商,因此部分在2.5╱2.6吉赫频带内的频谱将会于为期15年的新指配期开始时易手。通讯办于2022年9月召开了由三家有关流动网络营办商代表组成的技术工作小组会议,以协调相关技术安排。通讯办会继续确保2.5╱2.6吉赫频带内的频谱于2024年3月重新指配时可以无缝交接。

装饰图片
• 为重新指配850╱900兆赫和2.3吉赫频带内的频谱作准备

850╱900兆赫频带内20兆赫频谱和2.3吉赫频带内90兆赫频谱的现有指配期将分别于2026年5月和2027年3月届满。在通讯办协助下,通讯局与商经局局长于2022年11月进行联合公众咨询,并于2023年5月2日就重新指配安排及相关频谱使用费发出联合声明。根据上述决定,预计有关频谱将于2024年以拍卖方式重新指配。

实施鼓励及早使用5G技术资助计划

政府于2020年5月透过「防疫抗疫基金」推出的「鼓励及早使用5G技术资助计划」,反应十分踊跃。该计划旨在鼓励各行各业及早使用5G技术,以提升效率、生产力和服务质素。在此计划下,每个获批的项目可获资助与使用5G技术直接相关的实际开支的50%,上限为港币50万元。政府已为该计划预留合共港币一亿元的拨款。

5G分享会主礼嘉宾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博士在分享会上致开幕辞。

5G分享会主礼嘉宾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博士在分享会上致开幕辞。

通讯办同事与嘉宾讲者在5G分享会上合照。

通讯办同事与嘉宾讲者在5G分享会上合照。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申请期限届满为止,获批的项目合共173个,涵盖不同行业,包括农业、林业及渔业、建造、设计、教育、环保、电竞及休闲、活动及展览、金融及保险、物流、制造、医疗、保健及公共卫生、专业服务、物业及设施管理、维修、保养及监测、市场营销、电讯、纺织及交通运输。部分表现出众的获批项目包括大学教学医院遥距手术指导及教学系统、STEM(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教育系统、建筑地盘安全监测系统、智能乘车人流分析系统、智能保安系统、遥距操控吊机系统等。该计划成功推动社会不同界别及早将5G普及化,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利便市民日常生活,亦为初创企业开拓更多商机和发展空间。

通讯事务总监梁仲贤先生在5G分享会上致欢迎辞。

通讯事务总监梁仲贤先生在5G分享会上致欢迎辞。

实施扩展光纤网络至偏远地区乡村资助计划

为配合政府的政策,通讯办正在推行一项获拨款港币7.7亿元的资助计划,为固网营办商提供经济诱因以扩展光纤网络至新界及离岛九个地区共235条乡村。由于该等乡村远离固网营办商现有光纤主干网,在资助计划实施前,村民只可选用透过铜线网络提供、速度不高于每秒10兆比特的宽频服务。

通讯办同事就资助计划下安装的光纤网络连接设施进行验收工作。

通讯办同事就资助计划下安装的光纤网络连接设施进行验收工作。

该235条乡村分别组合成六个投标项目(即投标项目一至投标项目六)以进行招标。获选的固网营办商须铺设光纤连接线路至相关乡村,以及铺设三条海底光纤电缆,分别连接香港岛至南丫岛(投标项目五)及连接大屿山至长洲和大屿山至坪洲(投标项目六)。为引入市场竞争,获选的固网营办商须开放在资助计划下获资助铺设的网络设施,以及海底光纤电缆至少一半的容量予其他固网营办商免费使用。

随着资助计划下的六个投标项目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悉数批出,获选的固网营办商已把光纤网络扩展至超过120条乡村,并已在2023年5月完成铺设三条分别连接南丫岛、长洲和坪洲的海底光纤电缆。光纤网络预期于2026年前会扩展至所有资助计划所涵盖的乡村。

光纤网络扩展工程除了令当地村民可以享用高速固网宽频服务外,流动网络营办商亦可使用新网络支援其流动网络,在有关地区提供包括5G服务在内的高速和创新流动服务。

通讯办联同流动网络营办商代表与一乡村的代表会面,探讨如何改善村内流动网络复盖。

通讯办联同流动网络营办商代表与一乡村的代表会面,探讨如何改善村内流动网络复盖。

确保新建楼宇内预留足够空间及可进入该等楼宇以装设流动通讯设施

为配合《2022年施政报告》中所提出加强5G基建的措施,通讯办现正协助商经局制订修例建议,以确保新建楼宇内预留空间,让流动网络营办商可进入新建楼宇装设流动通讯设施。我们已咨询相关界别(包括发展商、电讯业、专业团体等),以征询持分者对有关建议的意见。《电讯条例》第14条将会被修订以落实相关措施,授权流动网络营办商在指明建筑物设置及维持无线电通讯装置。

与此同时,通讯办会协助通讯局制订《在指明建筑物内设置流动接达设施以提供公共流动无线电通讯服务的工作守则》(《流动设施工作守则》),目的在于就指明建筑物装设流动通讯设施的基建要求提供实务指引予发展商及持牌人在建筑施工前遵从。

通讯办会继续支援商经局推行有关的法例修订建议,并协助通讯局制订《流动设施工作守则》及联系相关各方,以确保建议适时实施,便利流动网络的铺设工作。

便利5G网络铺设

与早几代的流动服务相比,5G所需的无线电基站数量更多。为便利迅速和有效地铺设5G网络,通讯办于2019年3月推行先导计划,开放超过1 000个合适的政府场所予流动网络营办商安装无线电基站。通讯办已成立专责小组,负责协调流动网络营办商与相关政府部门,以简化先导计划的申请过程。就此,通讯办已发出《在选定政府场地安装无线电基站先导计划的申请须知》,阐释该计划下的相关原则、要求和简化后的申请程序。为向流动网络营办商提供诱因,政府就流动网络营办商安装的每个无线电基站只收取每年港币一元的象征式租金。通讯办于2022年1月推出第二阶段的先导计划,在「需求主导」的模式下,进一步开放约500个政府场所供流动网络营办商安装无线电基站。截至2023年5月,政府在计划下共收到215份申请,并已批准当中的113份申请。

通讯办职员在政府场地检查已安装的无线电基站。

通讯办职员在政府场地检查已安装的无线电基站。

除政府场所外,街道装置及公众设施(例如公众收费电话亭及有上盖巴士站)亦适合安装无线电基站。为便利流动网络营办商使用这些设施,通讯办分别于2020年4月及11月发出了《使用公众收费电话亭安装无线电基站以提供公共流动服务的指引》及《使用有上盖巴士站安装无线电基站以提供公共流动服务的指引》。截至2023年3月,共有10份在有上盖巴士站安装无线电基站的申请获批。通讯办会继续与业界及相关政府部门合作,物色适合设置无线电基站的街道装置和公众设施,以及便利营办商进行技术测试。

解决限制区的问题
• 使3.5吉赫频带的频谱短期内可在特定情况下于限制区内应用

自3.4-3.6吉赫(3.5吉赫)频带于2020年4月1日起由固定卫星服务重新编配予流动服务后,在大埔及赤柱划出了两个限制区,务求使5G服务可与在同一频带和相邻频带操作的遥测、追踪及控制在轨持牌卫星的卫星地球站(遥测、追踪及控制站)并存。因应业界的要求和持份者的意见,通讯办协助通讯局发出《于通讯事务管理局所订立的限制区内装设在3.4-3.6吉赫频带操作的无线电基站的指引》文件,以便流动网络营办商可在受限的情况下于限制区设置3.5吉赫无线电基站。通讯办会继续促进流动网络营办商按照有关指引在两个限制区内设置3.5吉赫无线电基站。

• 协助撤销大埔的「3.5吉赫限制区」

为了解决大埔「3.5吉赫限制区」的问题,通讯办积极与有关卫星营办商联系,商讨将他们位处大埔于3.5吉赫频带操作的遥测、追踪及控制站搬迁至舂坎角电讯港,令流动网络营办商可在香港更广泛地使用5G频带(包括3.5吉赫频带)提供5G服务。在通讯办的协助下,一家卫星营办商已获批土地将其在大埔的遥测、追踪及控制站迁往舂坎角电讯港,而另一家营办商则已承诺在其卫星设施安装卫星带通滤波器,以防止无线电干扰。

装饰图片

搬迁遥测、追踪及控制站涉及复杂的土地及技术事宜,包括选址、批地、土地平整、建造工程和另建额外的卫星天线,并要确保现有在轨卫星的操作不受影响。考虑到完成搬迁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预计可在2024年年底前撤销大埔「3.5吉赫限制区」。现时,流动网络营办商正利用其他5G频带(例如700兆赫及4.9吉赫频带)或已透过重整他们现有的频谱(例如850兆赫及2.1吉赫频带)在大埔「3.5吉赫限制区」提供5G服务。

确保可适时供应合适的频谱以应付新兴无线电通讯服务的需要

通讯办一直紧贴电讯业的全球发展趋势,并参与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亚太地区电信组织(APT)及其他组织举办的相关国际╱地区会议。通讯办亦会透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渠道,与香港业界人士保持沟通,密切留意电讯业的发展。为了及早展开频谱策划的工作,并确保可适时释放合适的频谱,通讯办成立了内部专责小组统筹频谱供应事宜,以应付新兴无线电通讯服务的需求和便利公共流动(包括5G)服务的持续发展。经考虑通讯办的建议后,通讯局于2023年2月公布了2023至2025年的频谱供应表,向业界公布未来三年拟供应作公共流动及╱或其他无线电通讯服务的无线电频谱。另外,通讯办会密切留意2023年年底举行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的会议结果,以确定可用于流动服务的新频带。视乎市场发展,通讯办会协助通讯局向业界供应合适的新频谱。

落实《电讯条例》的修订项目

《2021年电讯(修订)条例》(《修订条例》)于2022年6月24日开始实施,以落实四项主要措施,包括订明通讯局规管智能产品电讯功能的权力、加强保护地下电讯基建设施、简化发牌机制以便利推出创新的服务,以及改善《电讯条例》下的上诉机制。

根据《电讯条例》第18A条,任何人在地下电讯线路附近进行任何低于地面的工作时没有采取合理步骤保护或防止地下电讯线路受损,即属刑事罪行。就此,通讯办协助通讯局制订和发出《有关在地下电讯线路附近工作的指引》(《指引》),为有关持份者提供实务指引,以符合第18A条的规定。根据《指引》,施工者须委聘一名合资格人士进行地下电讯线路探测工作。为此,通讯办联络香港建造学院及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两家机构提供相关训练课程。目前已有超过600人参加两家机构提供的训练课程,其中超过290人已登记成为合资格人士。有关合资格人士名单已在通讯办网站公布。《电讯条例》第18A条实施仅一年多,已有四宗成功检控个案经裁判官判处罚款,另有五宗个案正在调查或作出检控,预料有关执法行动将会提升业界对地下电讯基建设施的保护意识。

管理紧急警示系统以迅速发放紧急政府讯息

四家本地流动网络营办商已设立紧急警示系统,让政府可在紧急情况下(例如不可预见的极端天气情况、地震等)透过其流动网络发出紧急讯息,提醒市民尽快采取应变措施。通讯办会继续与流动网络营办商合作精简运作方式,并在有需要时协助不同政策局╱部门通过有关系统发放紧急讯息。

装饰图片

全面落实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

根据《电讯(登记用户识别卡)规例》(《登记规例》)(第106AI章),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实名登记制)规定原有电话储值卡用户须于2023年2月23日或之前完成实名登记,否则其电话储值卡将不能使用。在上述法定限期后,所有在本地发出及使用的电话智能卡(包括上台月费服务及电话储值卡)均须于启动服务前完成实名登记。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右)于2023年2月16日下午在通讯事务总监梁仲贤(左)陪同下到湾仔邮政局视察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支援服务的运作情况,并呼吁用户尽快在2月23日限期前完成实名登记。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右)于2023年2月16日下午在通讯事务总监梁仲贤(左)陪同下到湾仔邮政局视察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支援服务的运作情况,并呼吁用户尽快在2月23日限期前完成实名登记。

为协助市民(尤其是长者及其他有需要的群组)在上述法定限期前为其电话储值卡完成实名登记,通讯办曾于18间指定邮政局和25个指定港铁站开设实名登记服务柜位。通讯办亦与多间社福机构合作,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协助,并为超过200间社福机构和地区组织的义工安排培训,以及探访长者活动中心和安老院舍超过25次,协助其服务对象即场完成登记。通讯办亦与该等组织一同参与家访和外展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公众及早完成实名登记的意识,通讯办透过不同媒介及渠道展开全面的宣传工作,提醒市民须于限期前为其电话储值卡完成实名登记。

通讯办职员探访一间安老院舍,向长者派发宣传品,并讲解电话卡实名登记制。

通讯办职员探访一间安老院舍,向长者派发宣传品,并讲解电话卡实名登记制。

实名登记制已于2023年2月24日全面实施,整个流程的运作大致畅顺。截至2023年3月31日,约1 300万张电话智能卡(包括上台月费服务及电话储值卡)已完成实名登记。

政府与电讯商就电话卡实名登记成立专责应变协调小组,于2023年2月举行会议商讨各项应变方案,以妥善处理登记限期前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政府与电讯商就电话卡实名登记成立专责应变协调小组,于2023年2月举行会议商讨各项应变方案,以妥善处理登记限期前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通讯办持续进行一系列监察及执法工作,确保实名登记制有效实施。就实名登记制的具体运作细节和要求,通讯办协助通讯局向电讯商发出相关指引(《指引》)。指引要求电讯商须采取不同措施以核实用户的资料,包括面对面登记、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自动撷取身分证明文件资料,以及人手核对资料等,以有效核实用户的证件,确保有关登记系统合乎《登记规例》及《指引》的要求。于2022年5月,通讯办就一间电讯商因未能确保其电话卡用户在启用服务前完成实名登记涉嫌违规的个案展开调查。通讯局在考虑过通讯办的评估及该电讯商的申述后,于2022年10月21日向该电讯商发出指示,要求就其违反《登记规例》一事作出纠正。

为确保电话实名制有效落实及提升公众对实名登记制的认识,通讯办于深水埗区进行市场巡查行动。

为确保电话实名制有效落实及提升公众对实名登记制的认识,通讯办于深水埗区进行市场巡查行动。

通讯办会继续与电讯服务供应商合作,根据实名登记制实施以来的运作经验持续优化电讯商的登记平台,并就已登记的用户资料进行定期抽样检查,以确保有关登记记录完整可靠。同时通讯办会继续进行执法及监察工作,包括核实电讯商的登记平台、进行市场巡查行动,以及定期检查有关登记记录。

打击诈骗电话和讯息

通讯办一直与电讯业和执法机关紧密合作,制定和实施技术措施,携手打击透过电讯网络传送的诈骗电话和讯息。通讯办、警方及电讯业于2022年9月成立了电讯业打击诈骗电话和讯息专责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进一步协调各方的工作,从电讯角度打击诈骗电话和讯息。为提供一个清晰的发牌和规管制度以实施相关打击诈骗电话和讯息的措施,通讯办协助通讯局引入新牌照条款及修订有关规管文件,对此作出明文规定。

在工作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电讯业自2022年第四季起已陆续实施多项新措施,包括(a)就来电号码为「+852」开首的境外来电发送话音或文字讯息提示,以提醒流动服务用户,有关可疑来电源自香港境外;(b)拦截可疑或伪冒致电者身分的来电;以及(c)根据警方的资料,阻截用户登入怀疑诈骗网站和暂停涉及诈骗个案的本地电话号码的电讯服务。通讯办会继续与电讯业及警方合作,提升各项措施的成效。

为协助市民识别短讯发送者地址的真伪,通讯办现正与电讯业、银行业及警方合作,设立短讯发送者登记制度,目标是在2023年年底前推出。

通讯办与电讯业界和执法机关合作,制定有效打击诈骗电话和讯息的措施,并加强相关的公众教育。

通讯办与电讯业界和执法机关合作,制定有效打击诈骗电话和讯息的措施,并加强相关的公众教育。

同时,通讯办协助通讯局于2023年4月21日发出《流动服务供应商管理诈骗电话的业务守则》。根据该业务守则,流动服务供应商须监察自其网络及系统打出的电话,防止有人利用个别本地电话号码╱编码打出诈骗电话。流动服务供应商亦须采取适当行动,暂停任何被识别为打出怀疑诈骗电话的本地电话号码╱编码的相关电讯服务╱功能。该业务守则已于2023年6月30日实施。流动服务供应商于2023年7月至8月期间根据该业务守则暂停了约20万个本地电话号码的服务。

促进用于无线区域网络的6吉赫器件的使用和营商活动

随着技术发展,新近面世的无线区域网络器件可在5925-6425兆赫频带操作(例如俗称的Wi-Fi 6E器件,统称「6吉赫器件」),支援更高速、更低时延的数据传输,从而发挥更佳性能。为引入这些6吉赫器件到香港,通讯办协助通讯局在2022年4月设立类别牌照以规管6吉赫器件的使用和营商活动,以及更改现行提供公共无线区域网络服务类别牌照。

自设立及更改有关的类别牌照后,现时6吉赫器件(包括接入点及客户端器件)在香港已开始普及,使用这些器件的市民在私人及公众地方均可享受高性能的无线区域网络服务。通讯办已在其网站新增专页,就选购6吉赫器件提供意见,以便消费者作出明智选择。此外,通讯办也制作了资料单张,提醒业界如在香港售卖6吉赫接入点,须根据6吉赫器件类别牌照遵守有关标签规定。

通讯办派发资料单张提醒消费者有关选购6吉赫器件的建议。

通讯办派发资料单张提醒消费者有关选购6吉赫器件的建议。

同意数码通电讯有限公司逐步终止第二代流动(2G)服务

通讯办已处理数码通电讯有限公司(数码通)向通讯局提出在2022年10月或之前停止提供2G服务的申请。根据相关牌照条件,流动网络营办商必须令通讯局信纳受影响的客户得到妥善及适当的安排,方可停止提供某一代的流动服务。经通讯办协助审批,通讯局于2022年8月同意接纳数码通的申请,考虑因素包括数码通已经没有向任何客户提供2G服务计划、仍在使用2G手机╱装置连接数码通网络的受影响客户比例极低、数码通已为受影响客户提供优惠方案以提升其2G手机╱装置级别、为不选择2G手机╱装置升级的客户提供适当的终止服务安排,以及给予受影响客户充分时间的通知和客户服务支援。数码通已由2022年10月14日起终止提供其2G服务。

智能收费电话亭测试

在通讯办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主要公众收费电话机服务营办商香港电话有限公司及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HKT)于2023年3月开始进行智能收费电话亭测试(智能电话亭),目的是活化传统的公众收费电话机电话亭。HKT分别于2023年4月及5月在铜锣湾及中环安装两个智能电话亭作测试。除了可提供公众收费电话及免费Wi-Fi服务外,智能电话亭具备多项功能及资讯服务,例如体温检测、邻近一带可提供的交通服务、公共设施和非政府组织服务,以及新闻及天气资讯,以供巿民免费试用。HKT将在测试期结束后检视公众的反应及回馈。通讯办会继续为HKT提供协调支援。

于2023年4月,一个位于铜锣湾的智能电话亭已安装及进行测试。

于2023年4月,一个位于铜锣湾的智能电话亭已安装及进行测试。

固网宽频服务的发展

随着固网营办商持续扩展网络,香港现时的宽频服务渗透率非常高。截至2023年3月,香港有约300万住宅及商业固网宽频用户,住户宽频渗透率已超越99%。当中85%的住户正享用由光纤网络提供的高速宽频服务。

根据欧洲光纤到户议会于2023年4月发出的报告,香港住户连接光纤到户╱光纤到楼的渗透率,在全球参与评比的86个经济体系当中排名第四。

推出新光纤接达楼宇标签计划

为了向公众人士(包括大厦业主和大厦管理处)推广大厦接达光纤网络的好处,通讯办推出光纤接达楼宇标签计划,并于2022年11月展开相关宣传活动。在该计划下,通讯办以固网营办商、大厦业主、大厦管理处及物业发展商提供的资料为基础,编制和备存一份光纤网络接达楼宇的登记册。该登记册以地理信息系统形式公开于通讯办网页供公众查阅。通讯办鼓励相关大厦业主或大厦管理处在其大厦张贴指定标签,以标示有关楼宇已接达光纤网络。截至2023年3月,逾67 000幢楼宇已登记参与该计划,涵盖超过90%的居住屋宇单位。

通讯办推出电视宣传短片以宣传新推出的光纤接达楼宇标签计划。 通讯办推出电视宣传短片以宣传新推出的光纤接达楼宇标签计划。

通讯办推出电视宣传短片以宣传新推出的光纤接达楼宇标签计划。

新的海底电缆系统在香港登陆

经通讯办协助提供综合联络服务,多个新的区域或洲际海底电缆系统和四个本地海底电缆系统亦正在兴建中,并拟于2023年至2026年期间投入服务。通讯办将继续协助营办商申请新的海底电缆系统在香港兴建及登陆所需的法定许可。

协助在舂坎角电讯港的土地建设对外电讯设施进行招标

为加强香港作为区域电讯枢纽的角色,并满足本港在对外电讯设施方面日益殷切的需求,通讯办一直与相关的决策局及部门合作,在舂坎角电讯港提供合适土地供对外电讯基建设施之用,以进一步提升香港对外电讯网络的整体容量和分流能力。地政总署进行招标工作后,两幅位于舂坎角电讯港的土地已分别于2022年8月和2023年3月批予中标者。

评估用作电话机楼及其他电讯相关设施的批地使用情况

政府批予电讯营办商用作设置和营运电话机楼及其他电讯相关设施的42幅批地契约将于2025年届满。为协助政府考虑现行地契年期届满后处理该等用地的未来路向,通讯办会继续就有关事宜从电讯政策的角度向政府提供支援和意见。

完成有关无线电基站非电离辐射安全的技术研究

通讯办会不定期对全港已获准使用的基站,进行抽样实地辐射水平测量,以保障市民健康。

通讯办会不定期对全港已获准使用的基站,进行抽样实地辐射水平测量,以保障市民健康。

2021年4月,通讯办就无线电基站(包括5G无线电基站)非电离辐射安全进行技术顾问研究。该项研究已于2022年6月完成,相关顾问报告亦已于2022年8月在通讯办网站上公布。该项研究审视非电离辐射的相关技术事宜,尤其是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等新技术的5G无线电基站,检讨在不同无线电基站配置情况下评估非电离辐射的方法和现行的规管措施,并就控制无线电基站辐射安全所应采取的实际措施提出建议。通讯局在考虑有关研究结果及建议后,更新了在不同场景下设置无线电基站所适用的审批条件,以促进公共流动服务的持续发展,并同时保障市民健康。

基站符合安全标准有效支援5G网络。

基站符合安全标准有效支援5G网络。

香港卫星网络的发展

位于牛头角配水库的新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于2023年4月26日正式运作。

位于牛头角配水库的新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于2023年4月26日正式运作。

由于卫星频谱和轨道位置属稀有和珍贵的天然资源,通讯卫星在使用该等资源时须符合国际电联的协调及通知规定。通讯办支援本港的持牌卫星营办商与外国当局协调,并协助处理有关操作在轨卫星的牌照事宜。截至2023年3月,共有九枚在轨卫星由香港两家提供卫星通讯服务的持牌公司操作。

通讯办职员在观塘视察卫星广播监察系统的更换进度。

通讯办职员在观塘视察卫星广播监察系统的更换进度。

制订和执行电讯标准

通讯办紧贴电讯技术标准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并更新本地技术标准,以满足业界和公众需要。在2022/23年,通讯局根据《修订条例》就三项涵盖几类电讯设备的技术标准作出修订,并批准和发出了两项规管6吉赫器件及5G转发器设备的新技术标准。

现时,合资格的本地和海外测试实验室根据通讯局订定的技术标准为不同种类的电讯设备提供测试和验证服务,而获通讯局认可为本地认证机构的本地实验室更可提供全面的电讯设备测试和验证服务。在2022/23年,本地和海外认证机构签发了575份设备认证,以应付电讯设备市场需求。

为确保所有提供电讯设备测试和验证服务的本地认证机构符合所要求的服务质素及表现标准,通讯办会继续密切监察认证机构的表现,包括定期查核文件、进行实地视察和检查他们的工作。目前,所有本地认证机构的表现均符合通讯办订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