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通讯办)呼籲市民提高警觉,慎防声称由通讯事务管理局(通讯局)或通讯办打出或发出涉及不同内容的欺诈电话及电邮。
有关电话卡实名登记的欺诈电话
通讯办最近接获举报,表示收到声称由通讯局或通讯办打出有关电话卡实名登记的欺诈电话,该些电话以预录讯息或以真人声称接电者的电话服务未完成电话卡实名登记,因而要求接电者提供个人资料补办登记,否则其电话服务将被停止。
通讯办澄清,通讯局及通讯办从未亦不会打出上述电话。市民无需理会这些来电,更不应向致电者披露个人资料。市民亦可就怀疑电骗个案向警方举报。
其他声称由通讯局或通讯办打出或发出的怀疑欺诈电话及电邮
除了有关电话卡实名登记的欺诈电话,通讯办亦不时接获市民举报,表示收到声称由通讯局或通讯办打出涉及其他内容的欺诈电话。另外亦有市民举报收到冒认通讯办发出的欺诈电邮,要求收件人就不同种类的货物/服务提交报价。
这些欺诈电话及电邮大致涉及以下的内容:
欺诈电话
- 来电播放以广东话、英文或普通话预录的讯息,或大部分来电者指称接电者的电话服务因有欠款或曾被异常使用而将被停止,或指称接电者曾透过其电话号码进行不法行为(包括违反国安法)或发出大量讯息等;
- 部分来电者能道出接电者的个人资料,例如中文全名、身份证号码和出生日期等;
- 部分来电者更会冒充通讯办职员,甚至告知接电者可亲身到访通讯办办公地点查证;
- 部分来电可能会使用假冒的来电显示,如+852 2961 6333,亦可能会假冒其他香港的电话号码。市民应注意,流动电话所显示的来电号码的前方如带有「+」号,即表示有关电话源自香港境外,即使该号码显示香港的地区编号"852"及通讯办的电话热线;
- 部分来电者会指示接电者按指定的数字键(例如「1」字、「8」字或「9」字)以作进一步查询,或询问接电者的个人资料、户口资料、密码等。
欺诈电邮
- 电邮可能会冒认通讯办,但以伪冒电邮地址如procurement@ofca-govhk.com 或 purchasing@ofca-govhk.com发出,混淆收件者以为是通讯办的真实官方域名ofca.gov.hk;
- 该等电邮内容可能会指通讯办正采购不同种类的货物/服务,并要求个别公司提交报价及样本;
- 电邮中亦可能载有通讯办的真实传真号码以混淆收件者;
- 部分电邮更可能包含恶意连结,声称就报价事宜提供更多资料。
不论电话及电邮内容如何,我们特此声明,通讯局及通讯办从没有亦不会打出或发出这一类电话及电邮。因此,市民不应接听这些电话或回复这些电邮,在任何情况下,亦不应与陌生人在通话时或在电邮内披露任何个人资料,又或应其要求提供金钱、货物或服务。此外,市民亦不要点击可疑电邮内的连结。
我们促请市民提高警觉,如收到任何怀疑欺诈电话或电邮,请向警方举报(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contact_us.html#hotlines)。
市民可向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https://www.adcc.gov.hk/zh-hk/home.php)提供的即时电话谘询服务寻求协助,或致电「防骗易18222」热线求助。
市民如对使用电讯服务有任何问题,应直接联络有关的电讯营办商查询。